由本联合会主办,邀请资深项目经理靳鑫先生进行的《3D打印机及其附属设备的粉尘爆炸风险》专题讲座于2024年4月16日下午成功举行,由联合会副秘书长蒋关宇主持。讲座采用线上方式进行,总参加人数63人。
靳鑫先生是莱茵TÜV大中华区防爆部门高级项目经理,粉尘防爆方向专业硕士,拥有超过十年的防爆行业从业经历,曾担任国家防爆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东)粉尘防爆检测研究所副所长;主要从事工业爆炸预防与保护领域的技术研究,覆盖电气、非电、机械设备评估及爆炸保护产品等领域,对国内外防爆标准的理解及应用有较强的理解及实践积累。在防爆安全领域的咨询认证经验非常丰富,曾主导铂利特和华曙高科多款3D打印机及辅机的防爆评估以及乐高嘉兴工厂的3D打印车间的防爆评估等项目。
3D打印是增材制造行业的一项重要生产工艺,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医疗、汽车等领域,涵盖了产品的设计、原型制造、批量生产、工装夹具、保障维修等,行业规模不断壮大。这种新的工艺技术在既往的粉尘爆炸领域研究及风险防控中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国内已发生多起3D打印行业的粉尘爆炸事故,应该高度关注3D打印设备研发过程及应用3D打印技术制造加工过程中的粉尘爆炸风险,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
3D打印行业涉及到的粉尘多为爆炸性粉尘,金属类粉尘如铝、镁、钛等活性金属的粉尘爆炸性参数具有最小点火能低、爆炸压力及指数高、易于自燃的特点,属于St3级别的危险粉尘。对于此类物料,常规的泄压、隔爆、抑爆措施都无法发挥较好的爆炸防护效果,因此实践中常常采用系统级别的气氛惰化设计。气氛惰化以控制整个工艺系统中氧气浓度为核心,使构成爆炸要素之一的氧浓度控制在爆炸范围之外。
目前,我国关于惰化系统的标准正在制定中,当对惰化系统进行考察时,多采用风险评估方法进行可靠性验证。从主机、辅机到附属除尘系统,作为整体进行安全集成评估。在欧洲,则参考EN 15281标准,并对安全监控系统提出功能安全的要求。
本次讲座受到来自工艺设备供应商、用户等诸多行业人士的关注,与会者进行了线上交流,靳鑫先生回答了疑问。讲座结束后,参加讲座的听众给予了积极反馈。靳鑫先生将讲座使用的课件分享给公众,可从下方链接下载。